近年来,在A股震荡行情中在线配资电话,红利资产凭借着其高分红+低波动的稳健特性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喜爱。
而在红利行情演绎背后,高股息、高分红的公司贡献出了明显的超额收益。但我们也发现一个问题:尽管部分高分红标的持续兑现股东回报,但已有相当比例的企业在次年出现分红“掉队”,维持高股息难度较大。
01红利指数为何需要充沛的现金流?
而其背后原因与这些企业现金流差分不开,这类企业虽然现金流较差,但它们仍然大比例分红,甚至借钱分红。在突击分红影响下这类企业股息率会提高,可能会被纳入红利指数成分股,但从长远角度分析可能会影响红利指数业绩表现。
我们统计了目前全A高分红股票的股息率情况,不难发现其目前维持可观的股息率水平,但高现金流公司却呈现“缩圈”现象。历史上高分红公司股息率与高自由现金流公司的现金流率走势高度一致。真正有高分红能力的“现金奶牛”或是未来高分红的主力。
数据来源:Wind, 南方基金;截至2025-06-09;样本空间为全部A股中,扣非净利润TTM在5000万以上,公司市值在50亿以上的全部上市公司。
为什么现金流会对分红有支撑逻辑呢?
这就需要拆解经营现金流的构成: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出的现金。这个指标不仅体现了企业的造血能力,更预示着未来的分红潜力。
正如巴菲特在1994年致股东信中所强调:“企业内在价值应等同于其生命周期内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
此外,红利指数吸引长线资金的核心是高股息率。如果指数一直上涨(股价持续上涨),但每股分红相对稳定,就会导致股息率下降,使其慢慢失去吸引力。
02如何找到红利增长的红利指数?
具备红利增长特质的红利指数更加具有吸引力,那如何找到这样的红利指数呢?
这里我们简单剖析两个概念,一是利润增长,一是红利增长,这俩个概念并不对应,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高分红的上市公司因为其成长空间有限,积累的利润最佳方式往往是分红,而不是做资本开支去追求利润高速增长,因此那些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远远高于净利润的企业,才具备红利增长的特质,而这些行业往往聚集在能源、通信运营商、银行等传统行业中。
我之前和大家介绍过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指数(SPSLLHCP.SPI),这次再和大家介绍一个新的港股红利指数——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
这个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是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名录中分红水平稳定且股息率较高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港股通范围内股息率较高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从历年分红总金额来看,指数呈现红利增长特质。高股息突出,指数分红总金额呈现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数据截至20250609,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不代表基金业绩。
这种优势在市场表现中已得到充分验证。受益于港股相对A股折价、保险等长线资金持续涌入港股高股息资产,自2021年以来,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连续5年持续跑赢A股主流红利指数。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2025年6月9日,以上收益率均为全收益率。指数历史表现不预示未来,不代表基金业绩。
其亮眼的业绩表现,或许和以下2方面有关。
一方面,港股通央企普遍具备高股息特征,在低利率环境中,尤其在市场轮动频繁、防御需求上升阶段,高分红策略吸引力突出。当前指数成分股相对A股平均折价40%左右,处于近五年以来以来P1分位数,也就是说,当前港股上市公司股息率是A股股息率2倍左右。(数据来源:南方基金,wind)
另一方面,南向资金增配港股高股息资产趋势强化, 2025年以来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流入资金超过6200亿,随着南向资金不断跨越香江涌入高分红国企,流动性支撑下修复空间可期。(数据来源:iFind,截至20250611)
总的来说,现金流充沛是红利指数实现持续高分红的基石,现金流充裕,则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有助于抵御经济周期波动,支撑内生增长,这也正是国新港股通央企红利指数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
好啦,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下期再见。
投资有风险在线配资电话,入市需谨慎。
益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